热油泵机械密封发展简史和目前的技术水平

首页 I 泵阀技术 I 热油泵机械密封发展简史和目前的技术水平
摘要:热油泵机械密封最早是1885年在英国以专利形式出现的,1900年开始应用。首次 出现的简单的端血机械密封,解决了热油泵机器制造业中转轴密封问题,1913年有了双断热油泵机械密封专利,1919年出现了单端面机械密封专利。

热油泵机械密封是一种限制工作流体沿转轴泄露的、无壊料的断面装賞,作为旋转 设备中不可缺少的密封装置,机械密封因其工作布靠、泄漏最小、使用寿命长、 功率消耗少等特点,在泉、压缩机、反应釜、搅拌器、转盘塔、离心机和过滤机等工艺设备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热油泵机械密封最早是1885年在英国以专利形式出现的,1900年开始应用。首次 出现的简单的端血机械密封,解决了热油泵机器制造业中转轴密封问题,1913年有了双断热油泵机械密封专利,1919年出现了单端面机械密封专利。二战后,热油泵机械密封技术在美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英、法等国也开始生产机械密封,摩擦副材料也得 到了很大的改进,出现了陶瓷、石墨利硬质合金材料,加工精度也大为提高;同 时,在结构上出现了平衡型机械密封、中冋环密封等。

国内热油泵机械密封应用起步较晚。1965年兰州炼油厂、沈阳水泵厂等单位首先 试制泵用机械密封,1966年天津机械密封件厂开始生产热油泵机械密封。1970年机械 工业部、石油部、化工部所属科研、生产、使用单位组成联合设计组,参考了国 外先进结构,联合设计了 “系列泵用机械密封1975年,机械工业部批准颁布了 “泵用机械密封标准\ 1978年化工部批准颁发了 “爸用机械密封标准”。为了 提高产品质虽,加速密封技术的发展,1980年以后陆续引进英国CrqnePacking 有限公司、美国Sealol公同的普通机械密封,西徳Burgman公司热流体动力型机 械密封,H^Edglc公司反应烧结碳化硅密封环,通过攻关、消化引进技术,使机械密封在品种、材料、技术参数等方面都提高到-个新的水平。我国热油泵机械密封国产化改造实现重大突破,炼油化工安全事故的70%都是由権封件泄露引发的,中石油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采用“热油泵机械密封技术改造”对–套关国进口设备的密 封进行了改造,其使用寿命从几天•换,变为六年-换,而国外最高纪录也仅为 3年*换,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专家认为,“机械密封技术改造”项目的成 功意味着机械密封装置实现了国产化,且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结束了密封装置依靠国外进口的历史。

近10年来,随着原了能、宇航、核电工业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开始利 用冇限元分析法(FEA)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来模拟和预测各种条件下的密封 性能,并通过选择合理的目标函数而得到针对某一具体工况卜-机械密封的优化结 构参数;同时,应用先进生产设备和统计生产控制获得了可靠性更高、工作寿命 更长的零缺陷密封。

热油泵机械密封技术在保护机电产品的漏油、漏水、漏气,保证安全运行,提高性 能和效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具有車要意义。因此,在强调经济利社会可 持续发展的21世纪,热油泵密封技术显得极其重要,世界各国均高度重视密封技术的 发展。’密封件虽然不大,只是个零部件,但却能决定机器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 和耐久性。

在石油化工厂机泵釜中的轴封不大,一旦发生产品泄漏事故,不仅会影响到 机泵设备的工作,还会发生燃烧或爆炸,造成工艺装置停工和人身伤亡等。机械 密封在II常机泉釜等设备维修工作中,工作量约占50%。

标签:热油泵

相关文章

齿轮油泵工作原理简介,齿轮油泵相关知识总汇

喷齿轮油泵的吸油和压油,由柱塞在柱塞套内的往复运动来完成。当柱塞位于下部位置时,柱塞套上的两个油孔被打开,柱塞套内腔与泵体内的油道相通,燃油迅速注满油室。当凸轮顶到滚轮体的滚轮上时,柱塞便升起。

如何判断离心泵运行是否异常

使用过离心泵​的人都知道,这个设备的运行是相当有规律的,所以人们在拥有丰富的使用经验之后,往往通过观察就能够知道这个设备当前的使用效果如何,一旦设备出现一些故障或者是异常现象,也都能够立时发现,

什么地方会用到低温磁力泵

低温磁力泵在石油、化工、制药、电子等众多领域,越来越多的厂家,对其输送的介质都要求无泄漏的工艺环境,迫切需要选择理想的泵型,我公司生产的 CQ系列磁力驱动泵吸收了国内外领先水平的磁力泵生产新技术

降低离心泵、高温泵能耗,提高泵机组效率 方法

当离心泵用来泵送液体中含大,中,小尺寸的物料的泥浆流时,将液体沿切向喷入筒形室,从而形成涡流,并且将一部分该液体沿切向从该室排除;将该泥浆轴向喷入该室,该涡流将大尺寸物料与其余该泥浆和液体分离;

在使用热水泵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油管螺纹配合不严密:热水泵的密封作为高温导热油泵的一个重要部件,起着固定主轴,密封介质的作用,热水泵如泛起泄露,首先检查密封的选型与安装是否准确,其次检查工况是否运行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