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泵轴套抱死原因及解决办法

首页 I 泵阀技术 I 螺杆泵轴套抱死原因及解决办法
摘要:螺杆泵是一种有独特构造方式的容积泵,主要由驱动电机及减速机、连轴杆及连杆箱、定子及转子等部分组成。通过螺杆泵轴套抱死分析介质及转速对轴套间隙的要求,提出了解决轴套抱死的整改方案。

螺杆泵是一种有独特构造方式的容积泵,主要由驱动电机及减速机、连轴杆及连杆箱、定子及转子等部分组成。通过螺杆泵轴套抱死分析介质及转速对轴套间隙的要求,提出了解决轴套抱死的整改方案。

一、螺杆泵轴套抱死的原因分析
根据滑动轴承的工作情况,一般衬套孔与轴配合是间隙配合,零件图上轴径与衬套孔径的尺寸偏差,一般是按平均工作温度20℃时保证轴与衬套孔间具有合理间隙变化而确定的。影响滑动轴承过热故障的因素很多,在轴承结构设计合理,材料选用正确的情况下,滑动轴承过热主要是轴承径向间隙的大小装配不当及使用不当造成的。
滑动轴承径向间隙对轴承过热故障的影响,滑动轴承的径向间隙Δ就是轴承孔直径与轴颈直径之差,滑动轴承要留有一定的径向间隙,其作用如下:是实现轴与轴承活动联接的起码条件;是控制轴的运转精度的保证;是形成液体润滑的重要条件。因此,滑动轴承的径向间隙十分重要,过大或过小都极为有害。间隙过小,难以形成润滑油膜,摩擦热不易被带走,使轴承过热,严重时会“抱轴”;间隙过大,油膜也难以形成,会降低机器的运转精度,会产生剧烈振动和噪音,甚至导致烧瓦事故。

轴承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间隙过小,摩擦热不易被带走,加之润滑油为介质渣油,杂质较多,易进入间隙,使轴承过热,严重时会“抱轴”,出现烧瓦现象。

二、轴套抱死的预防及改进措施
为了防止轴承产生过热故障,若把径向间隙调大一些,Δ=0.03mm。这时该轴承的配合副虽能正常工作,但其使用寿命却极大缩短,因此在确定轴承径向间隙时,应保证轴承在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留小些。在轴承装配后,先应按磨合试运转规范进行良好的磨合及试运转,然后再逐渐加载加速,使轴和轴承的配合表面凸起处磨平,后再投入正常运行。否则,即使间隙调得并不小,但却因为装配后不进行磨合试运转,而投入正常运行,从而导致轴承过热甚至烧瓦。对此,滑动轴承径向间隙应控制在0.10mm~0.15mm。
滑动轴承径向间隙对轴承过热和寿命影响很大,因此对于径向间隙,一定要严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确定轴承径向间隙时,要全面考虑影响径向间隙的因素,除了考虑轴的直径、转速、载荷及机器的精度外,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a>、轴承材料。轴承材料不同,膨胀系数不同,间隙也就不同。
b>、轴和轴承表面的粗糙度。
c>、轴颈和轴承的几何形状和相互位置误差(即圆度、圆柱度、同轴度等)。
d>、轴承的工作温度。
f>、起动工况的突然变化。

标签:螺杆泵

相关文章

化工人必知:底阀的作用及原理!

许多时候人们在采购了离心泵以后才发觉我们还要的是将蓄水池或是地坑槽里边的水吸起来,可是一般的离心泵关键都没有自吸作用,那人们就会碰到1个难点,怎么才能用离心泵将水吸起来。这个时候,人们要为这种离心泵再加1个底阀,有的人也把底阀称之为止回阀。

离心泵和自吸泵哪种好?工作原理详解!

离心泵和自吸泵哪种好?很多客户在选择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主要是自吸泵进口管道不需要安装底阀首次灌满引水后就能把水吸上来,以后不需要再加引水,泵体比离心泵大,很多自身带有储水功能,具有一次引水终身自吸的功能。

自吸泵需要安装止回阀吗?作用是什么?

一般自吸泵需要安装止回阀吗?自吸泵安装止回阀通常安装在自吸水泵出口端,而自吸泵止回阀作用是可以防止自吸离心泵突然停机时发生的水锤现象损坏泵体。也能有效防止泵内存水的流失。水的流失会引发自吸力不足,水流量太低容易出现抽空现象。自吸泵空转容易烧毁机封。

三大检测不锈钢液下泵故障方法

不锈钢液下泵工作部分淹没在液体内,轴封无泄漏现象。且占地面积小,使用可靠,维修方便,耐腐蚀性能强等特点。广泛适用于化工、制药、造纸、石油等工业部门。

液下泵的使用要采取防火措施

首先从液下泵在搭建过程方面着手进行防火,液下泵芯材要远离电焊、气焊等明火作业。在液下泵的使用过程中,一些热源、火源不要紧挨着液下泵,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其次从在液下泵房内设置东西进行防火,需要有隔温层,墙面应加装防火岩棉隔热层。

6点简单概括不锈钢液下泵噪音振动大的原因

不锈钢液下泵根据伸入容器长度的不同而制成不同长度规格。不锈钢液下泵工作部分淹没于液体中,泵运转产生的轴向及径向力分别由滚动轴承及滑动轴承支撑;因此运行宁静无噪音。轴封无液体飞溅现象。密封填料处有冷却系统,可根据用户使用介质的温度,用冷却水带走热量。